措尼仁波切

仁波切禪修課程

2019年6月措尼仁波切台北「微細身」課程 開示摘要

2019/06/18

 

你正在用哪一副「眼鏡」看世界?

 

微細身是以感覺為主導,比心理層次重一點,但又比身體層次輕一點,是認知的心和肉體之間的橋樑。以「肉體」為基礎,再微細一點是情緒「微細身」,更微細的是「認知的心」,這就是身、心和感覺三個層次。

 

現代醫學科學界對身體的研究很完善,對認知的心也探討得很多,但對情緒、對微細身卻沒有很多覺知。我們思考都很正確,但感覺卻都不太妙。這就是現代人的問題。一早起來努力培養正面的思考,但到了晚上,感覺卻把正面思考拖垮了。

 

我們都知道感覺很重要,但其實並不想把感覺打開,有點怕把它打開。現在該是我們打開它、轉化它的時候了,我們要對感覺、對微細身很仁慈,關鍵就是:要去感受自己的感覺。

 

現代生活步調很快速,這有好處,一切都很有效率,但也有代價,代價就是我們永遠覺得焦躁不安、不滿足、沒有成就感。現代生活一切這麼多元,在我們微細身留下許多足跡和印記。如果你遇到悲傷的事、忿怒的事、驚愕的事,就會在微細身留下印記。

 

我們成長到今天,在微細身上留下很多印記,留下很多副「眼鏡」,你正在用哪一副「眼鏡」看世界,其實你自己也不清楚。你也不清楚你看到的是事實,或是透過鏡片看出去的。當你戴著粉紅的鏡片,看到一切都是粉紅色;但你的朋友看到的一切卻都是藍色的,因為他戴的是藍色鏡片──接著就是粉紅色和藍色鏡片大戰,彼此都在爭論自己看到的才是真實。那到底是誰對?誰看到的才是真相?

 

首先要把「眼鏡」拿下來。

 

我戴著我的眼鏡五十三年了,但不是指現在我鼻子上這副。我們透過這副眼鏡來認知外在的世界,所以總是有衝突,總是在責怪他人。

 

想知道真相是什麼,要誠實以對,誠實才能找到解決之道,才能帶來光明。接下來我要分享自己的「眼鏡」,幫助你看見自己的眼鏡,然後把眼鏡拿下來,用自己的眼睛看。我希望大家活得真實,沒有恐懼,真正經驗到當下的喜悅。

 

(2019年6月14日措尼仁波切台北「微細身」課程第一天開示摘要)

 

 

 

點燃「內在的火花」,讓明點微笑吧!

 

你們快樂嗎?(眾答:快樂!)為什麼快樂?(眾答:沒有理由!)

 

其實當你的「怪物」舒展開來,你會有一種OK感,會有一種沒有理由的快樂。內在的快樂,是一種獨特的、與生俱來的能力,那和明點息息相關。但我們長到現在,被許多扭曲的印記卡住,明點在脈中都無法流動了,因此找快樂就像擠牙膏,用力擠擠擠,才擠得出一丁點。

 

我稱內在的快樂為「內在的火花」,點燃內在的火花,享受內在的快樂吧。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明點。

 

你想內向尋找快樂,想點燃內在的火花,但大門口站滿了保鏢,就是「美麗的怪物」,四五個站在那裡擋住通道,讓你進不來。不管你想從正門、還是側門進來,怪物都馬上站出來擋住去路,你只好和它們溝通,試著跟怪物說話:「嗨,你好嗎~」,看著它們一說再說,終於有一個怪物願意鬆手,放你一馬,你終於可以往內走,這樣一再努力,最終你會見到本質愛。

 

本質愛不是有條件的愛,就是願意去愛,願意接受愛,內心深處感覺OK。

 

我們小時候都有這種單純的快活、簡單的開心,現在你開著大車,心裡卻失去了那份「多汁感」(juicy),為什麼不保有那份多汁感?你有時會感到空虛、心裡空洞洞的?有時會不會覺得人生像塑膠?不會?那表示你們都有心靈生活,因為你們很幸運,台灣有很多教派在這裡弘法,從上座部到漢傳到金剛乘的教法,都在這裡傳揚。

 

佛法到底可不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個性和人格?理論上應該可以,但不是那麼明顯是嗎?你學了半天佛,念了一大堆經,還是一個暴躁易怒的和尚,閉了三年關還是很焦慮不安,這是因為微細身始終沒有改變。這一生就去改變它吧,讓它變更好。

 

現在先解決怪物的問題,幫助自己和家人不要因為印記而受苦。再連結本質愛,讓它變成慈悲。當你覺得OK,就自然會為別人著想。本質愛就是菩提心的種子,藉著握手的修持,本質愛開始受到滋養。 

 

你們快樂嗎?有理由或沒理由?都有是嗎?快樂如果需要理由,很快就會回到空虛的狀態。本質愛會讓好事發生,會讓慈悲發生。如果對自己感覺不好,如何對別人好?藉由本質愛,慈心悲心菩提心都會發生。

 

(2019年6月15日台北「微細身」課程第二天,措尼仁波切開示摘要)

 

 

整個輪迴就是一個印記

什麼是印記(Imprint)?

那就像蓋印章,印章早就蓋過了,但痕跡還留在那裡。

整個輪迴就是一個印記。

它就像一場夢,

但在這場夢中,

我希望你們不要因為惡夢而受苦。

 

雙面鏡

現在我們要處理的是扭曲的印記,

如果你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

看到的都會是有問題的。

請不要只是向外看世界,

心是個雙面鏡,佛法也是個雙面鏡,

首先要自覺,才會覺他。

 

(2019年6月15日措尼仁波切台北「微細身」第二天)

 

 

覺知:靠練習才知道的「第二種知道」

 

關於兩種知道(knowing),我昨天用「雙面鏡」做比喻,這兩種知道是什麼?在概念上大家都知道,你們所欠缺的是實際體驗,只要你去修持,最後你會懂的,最重要是要多修持,總有一天會有「啊哈」的時候。

 

「啊哈」必須來自實際修持,體驗必須從修持中產生,修持就是一次一次重複做。終於有一天會射中標靶中心,一再練習就有機會達到,那就是「啊哈」的體驗。如果不懂,就是缺乏修持,那就把雙面鏡的比喻忘了吧。

 

關於這兩種知道,我還可以用另外一個例子說明,就是「小和大」:第一種知道是小的面向,你知道花、知道車子,它範圍小而自動的發生;但覺知就是「我知道我知道這一切」,這是大一點的面向。小面向是生活上自然發生的;但覺知就是你覺知正在發生的一切,知道一切正在這樣運作著。

 

覺知是一種全面性的觀照。不管是在旅行,或做什麼,你知道所有細節;但你也知道「你正在知道著」──這是一種修持體驗,要禪修才會知道這種知道。

 

這第二種知道就是覺知,是大面向的,像統帥一樣,率領三軍,知道小的部分正在運作著,色聲香味觸都感知得很清楚,也有全面性觀照,知道「這邊要多一點、那邊要少一點」。

 

第一種知道就是細節一個個知道;覺知就是像一個全景照、一種完整觀照。我的老師阿德仁波切就是這樣一個很好的例子,他一直有一個很大的視野,是個與智慧同在的「內界」,那是界覺不二的狀況,和空性合一,知道一切正在發生,知道花、知道鳥,但看到聽到的剎那就自解脫。那是種大背景、全面感的知道,有種明晰和覺知,小的知道是需要的,但後面有種全景的觀照,就是覺知。

 

小的知道自動發生,不費力就可以知道;那第二種知道,就是覺知,一開始要花點力氣才找到,但我們都有這種潛能。

 

這樣的全面覺知無法自動發生,我們要努力讓它發生,我們希望有一天它會自動發生,但在那之前,努力是必要的。你是怎麼禪修的?看你禪修就知道你不太努力,邊修邊打瞌睡,沒有明、沒有慈悲、沒有智慧、沒有愛,像在暗室中禪修,看不見自己的怪物,這是愚笨禪修,沒有明晰發生,只得到放鬆,整座一片黑暗,那和午睡是一樣的,午睡完,人一樣會覺得很清新啊。

 

佛是覺醒的人,不是睡著的,如果這樣黑暗愚癡的禪修是不會讓你從輪迴中醒過來的,要看見自己的怪物,看到就自解脫。

 

(2019年6月16日台北「微細身」第三天圓滿日措尼仁波切開示摘要)

 

 

微細身開示影片及其他相關的影片,請見官網:

專題開示「療癒道」:http://www.pundarika.tw/?tw&instruction_50=145

精要短片分享「遇見本質愛」系列:http://www.pundarika.tw/?tw&instruction_51

 

 

仁波切最新課程公告網址:http://www.pundarika.tw/?tw&news_16

 

仁波切課程報名即時通知:官方line@   加入好友     Line@ID:@ydm7090w

 

愛的漣漪不斷~法佈施

 

幫助眾生開悟是佛法的核心價值。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說:諸布施中,法布施為最。

 

維摩居士在上開經文中說:「法佈施是以身作則,如法修行,做一切眾生的榜樣,這是真正的法布施」。自己如實修行,也幫助眾生轉迷為悟,就是法佈施。人身難得,正法難遇,何其有幸,透過仁波切的教導,我們得以調整粗、細色身,讓自己成為放鬆、柔軟、有彈性的法器,安住在本覺中,自在地與各種好與不好的情緒、煩惱及生起的一切顯相共舞,信心充滿,遠離憂懼。

 

將仁波切的法教傳播出去,讓愛的漣漪不斷擴散,就是最殊勝的法佈施,自利利他,福慧雙修,功德無量。

 

分享方法:將仁波切的法教透過下方「分享鈕」分享至粉絲團、部落格、line、wechat、電郵微博、推特,或經由簡訊等分享給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