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尼仁波切

佛法核心教學

措尼仁波切 四念住教學 2-2

2020/03/12

四念住2-2         受念住教學及禪修帶領

 

如果我們沒有覺知,就不會覺知到到情緒、心情影響著我們,大多時候,我們做了錯誤的決定,是因為錯誤的情緒及錯誤的心情、精神狀態。

 

諺語說:當你快樂時,不要許下承諾;當你生氣時,不要做出決定。臉書上說的,我從某人的臉書學來的。我沒有自己的臉書,但有人將這句話寄給我,我覺得這句話很好。

 

你們想要去覺知到自己的感受嗎?

你們認為在我們的生活生命中,感受扮演重要的角色嗎?

 

有多少次我們因為感受而做出決定呢?很多次吧!

有多少次你是因為感受而購買商品呢?你不真的需要它,但你感覺喜歡 ,所以就買了!

 

感受是我們生活生命中很重要的元素。

 

我來喝一點水,因為我想要喝。「我想要喝水」, 這是因為情緒、心情?或是生理上的需求呢?是生理上的需求嗎!?這不確定!可能因為情緒喔!現在是因為:我想說話,但不知道要說什麼!像這樣,我是因為「情緒」而想喝水,而不是生理上的需求。

 

很有趣吧!如果你深入去看,會看到很多深刻見解、洞見。洞見意即:智慧、理解。

 

那麼我們要如何,及在哪裡修持受念住呢?

 

現在,在修持身念住之後,就在那之中有著感受。在身念住當中有著感受,在身念住修持架構之中,基於身念住的修持。在身體當中有著感受,對嗎?所以現在更去覺知到感受。身體是自動化的包含著感受,無論我們有沒有正念,在身體當中就包含著感受。

 

第一個修持:去覺知到身體及周遭環境 ,這稱為身念住。色相,對色相的正念,對事物單純赤裸的正念。然後,在那當中,更微細地去看,我的感受是如何?這是更微細的,受念住比身念住更微細,心念住又比受念住更微細。

 

現在,首先你需要「知道」,需要去知道 ,你知道你的感受嗎?赤裸自然的感受。當你盤腿坐的時候,膝蓋痛,是一種感受吧!是感官上的感受,背痛、感覺熱,是種感受,對嗎?去注意那些感受!

 

感受是非常有趣,分為粗略的、 微細的、與極微細的;粗略的感受,微細的感受,與極微細的感受。粗略的感受連結著粗重身—粗重的生理身,情緒的感受,你們可以覺知到情緒的感受嗎?

 

再來,你們可以覺知到自己的心情、精神狀態嗎?這有點困難對嗎?大家可以覺知到自己的心情、精神狀態嗎?但是,你們知道心情、精神狀態,是吧!當心情進到你的身體,你會知道嗎?

 

下個部分有點難,大家不用現在回答我,但我想把它提出來—微細身的感受、微細身的感覺。有粗重身、情緒、心情、還有一個對吧!根本初始的感受,也就是微細身的感受。

 

初始的感受指的是,不是粗重身的感受、不是情緒、不是心情、精神狀態 ,但,仍然有一種感受,那是什麼呢?那不是種反應,也不是身體上的感受,心情、情緒是屬於反應,心情、情緒是反應的結果。  我們也知道那不是身體感官的感受,但,就有一種感受。大家可以描述那感受是如何嗎?

 

我再重複一次,不是身體的、不是情緒、也不是心情,我們在談關於感受。你們可以將感受歸納成這三類嗎?是四種嗎?哪四種?第四種是哪一種?是如何?你們可以描述出來嗎?或是不行,也沒關係!

 

去思惟一下什麼是第四個感受。 可能有一天,啊!這就是第四種感受吧!我應該見見措尼仁波切,那麼你明年就會來上課。否則你什麼都懂了,明年就不來上課了!

 

 

那第四種感受稱為 初始幸福的感受,無條件的 初始幸福的感受,不是被任何事物所觸發的。它不是情緒、不是身體上的感受、也不是種心情、精神狀態 ,就僅只是,根本初始的安好。我寫了關於那個的書,它稱為本質愛,而我們失去它了!我們失去與那感受的連結,我們被其他的感受捆縛,而失去了根本初始的感受,我稱之為,那種的感受是我們與生俱有的權利,它不是有條件的,它本來就在那裏。

 

我不是很確定台灣的情形 ,但在西方,西方人真的與它失去連結, 根本初始的幸福感受不在了。因為物質條件 ,太多事物建立在條件上,那根本初始 安好、幸福的感受就不見了,取代根本初始的幸福感受的是恐懼。在感受中有種細微震顫著的恐懼,沒有原因的,你就是有一點恐懼,並不是因為有原因而恐懼,是因為習性而恐懼。在身體內,內在的習性。

 

習性改變了感受,而感受中感覺到恐懼。

 

內在有個聲音:「我不行、我不好!哈囉!」嗡嘛呢叭咪吽! (內在有聲音)「我不好!哈囉!」

 

當你在社交活動時:我不行!我不好!當你在吃東西時:哇!真好吃!

但內在:我不行!我不好!二十四小時都有著我不安好的內在聲音。有時很大聲,有時是小聲的。「我不好」是「我很好」的相反詞,你們知道吧!?當然,你們知道啦!

 

這,我不安好的感覺是在感受裡,如果是在思惟上我不安好,那我們會去找解決方法。但這是在感受裡,在無意識,感覺到我不安好,這純粹是錯誤的習性。

 

現在,簡短的說,知道關於所有上述說明的內容 以及心、覺知,透過正念的努力,我們試著去覺知。覺知有兩種:單向的覺知,與雙重的覺知,在這裡我談的是單向的覺知。

 

單向的覺知非常接近正念,單向的覺知幾乎就像是正念。雙重的覺知是我稍早談到的,去知道這個知道者,就是雙重的覺知。

 

所以現在,我們透過正念來練習單向的覺知。  現在,帶著努力,去注意,正念。這受念住修持,閉著眼睛練習是好的;身念住修持,睜開眼睛是比較好的。

 

閉上眼睛

丟掉思惟

將理智心、念頭,丟進身體裡

無論身體裡有著什麼樣的感覺,

就去覺知它!

 

愉悅的、不愉悅的感覺,

可能是背痛、膝蓋痛、肩膀痛,

就去覺知到這疼痛,

和它待在一起!

 

待在一起的意思是不抗拒它、不去壓抑它,

不逃避那疼痛,

就和那疼痛在一起,

可能有情緒的感受生起了,

我在浪費我的生命,

我漸漸地老了,

我還沒有結婚,

你可能有各種念頭、感受升起,

就去覺知到它,

並且和它待在一起!

 

不要推開那感受,

不要壓抑它,

要逃離、避開那感受,

和那情緒待在一起,

並且,放鬆,

覺知到這個情緒!

並且,放鬆,

任何感受在你的狀態中生起,

就去覺知到它!

 

如果我們迷失在感受中,就會產生反應, 可能會掉入情緒的反應中,

透過帶著努力的正念,

試著去覺知!

 

這現下的經驗、現下的感受,不是過去的,

不是與過去、未來相關的情緒,

而是這當下生起的任何感受、心情、情緒,

就去覺知,並且放鬆,

然後,等待著,

不要阻斷任何情緒、感受、念頭的生起,

當這些生起,只要對他們說聲:嗨!

但是,不要跟隨它,

也不要抵抗它,

我們無法抵抗它的,

我們可以成為主人,

主人意指你沒有阻斷它,沒有拒絕它,你給予它們空間!

 

好的,謝謝大家!

 

 

課程尚未結束,請接續  措尼仁波切 四念住 2-3

開示影音連結:http://www.pundarika.tw/?tw&instruction_48=221

 

 

 

仁波切最新課程公告網址:http://www.pundarika.tw/?tw&news_16

 

仁波切課程報名即時通知:官方line@   加入好友     Line@ID:@ydm7090w

 

愛的漣漪不斷~法佈施

 

幫助眾生開悟是佛法的核心價值。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說:諸布施中,法布施為最。

 

維摩居士在上開經文中說:「法佈施是以身作則,如法修行,做一切眾生的榜樣,這是真正的法布施」。自己如實修行,也幫助眾生轉迷為悟,就是法佈施。人身難得,正法難遇,何其有幸,透過仁波切的教導,我們得以調整粗、細色身,讓自己成為放鬆、柔軟、有彈性的法器,安住在本覺中,自在地與各種好與不好的情緒、煩惱及生起的一切顯相共舞,信心充滿,遠離憂懼。

 

將仁波切的法教傳播出去,讓愛的漣漪不斷擴散,就是最殊勝的法佈施,自利利他,福慧雙修,功德無量。

 

分享方法:將仁波切的法教透過下方「分享鈕」分享至粉絲團、部落格、line、wechat、電郵微博、推特,或經由簡訊等分享給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