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尼仁波切

愛與微細身

什麼都不做地與它同在

2019/03/14

什麼都不做地與它同在

當我們的心及感受與負面情緒同在時,全然地靠上去合為一體,因為太接近的緣故,就無法作出應對、做出反應。當心與情緒分離的時候你才能對它作出應對、做出反應,而當它們合為一體的時候,要如何能做出反應呢?當你不再對負面情緒作反應,你便不再加強與固化它。

當你不再強化它,慢慢地,我們就給了那些負面情緒一個自已打開的機會,你會發現,它們不過是一些能量、負面的能量而已,它們會自己散掉的。但我們過去的做法總是藉由應對反應去為它們打氣。

所以當我們就這麼與它們同在一會兒,並了知這樣的負面情緒的自性,也是佛性、空性,帶著這種信任,我們不再試圖立即去除掉它,而是相信它能自然地打開自己。

不過我想,我們的教育體系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我們人類的文化也有問題——我們總是認為,不好的事物就必須立刻除掉。某些事物或許可以做到,例如這邊桌子髒了,你可以去擦乾淨。但是心與情緒的問題不是用那樣方式去處理的。

 

因此,我們應該敞開心去歡迎情緒的生起:「歡迎,哦,原來我有五個負面情緒呢!」你要對它們說:「你們的自性,也是佛性喔!」然後與它們同在,如果可以的話,不要去壓抑、不要沉溺,也不要逃開。當然有時候當負面情緒太過強烈,你需要稍微的退後半步,回到「基地營」。這是我愛用的比喻,就像是登山時的基地營,待到第二天你休息過後可以繼續去挑戰高山。而今天,你可能需要先留在「基地營」,做一些輕鬆的修持,放鬆身體、吸氣、呼氣,或者做一些念誦、修皈依等等,然後再去重新面對負面情緒。

大家常說「負面情緒」,但我稱它們為「美麗的怪物」,我們有很多這樣的怪物。不需要帶入任何的對治法,當我們試圖帶入對治法,就意味著我們認為:「你是錯誤的,我必須修理你!」它們可並不喜歡被修理調整。因此不需要去調整修理什麼,只需要允許,只需要讓負面情緒呈現出它原本的自性。

 

我們必須要信任,一切事物都是空性的,而我們的心很幸運地,可以認出空性,因為心擁有明性。杯子、桌子他們的本質同樣是空性的,但它們卻沒有能力認識自身的空性,因為杯子、桌子不具有心識,我們的心是具有心識的。空性並非我們的心所獨有,一切事物、一切法皆為空性。但唯有心具有明性,能夠了悟它自身的本質,這本質為何呢?即是空。空而有顯現,一體兩面,即是二諦雙融。

但我們的問題是,當你看到情緒時,你只看到緣起的一面——真實、真切又堅實,然後你開始討厭它。這堅實真切的一面是執著,生起的厭惡情緒也是執著,兩種執著在打架,兩種執著都帶著錯誤的訊息,忘記它們的本性是空性。

 

所以就只是允許自己就這麼同在、待著,「不管發生任何事,就讓它發生吧!如果沒有發生任何事,就沒發生吧!」都是可以的。

 

但我們的問題在於,我們在情緒自己地打開之前,就強行地想要帶入「安好」,這是我們的教育模式的問題,這部分我們需要做出一些改變。

我們會對負面情緒嚴厲地說:「你!你有佛性!」佛性在哪裡呢?我們從別處去找來佛性來對付負面情緒,我們就是用這樣的對抗方式在處理問題。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當我們看見它(負面情緒),與它同在,信任它——帶著它的自性就是佛性的信任,那它就會自己打開來,當它打開,你會發現它的自性自然展現,這不是因為你對它了做什麼,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不干擾它 ~「什麼都不做地與它同在」。

 

 

 

微細身開示影片及其他相關的影片,請見官網:

專題開示「療癒道」:http://www.pundarika.tw/?tw&instruction_50=145

精要短片分享「遇見本質愛」系列:http://www.pundarika.tw/?tw&instruction_51


 
 
 
 
仁波切最新開示、課程報名  即時通知請加入好友    Line@ID:@ydm7090w

 

愛的漣漪不斷~法佈施

 

幫助眾生開悟是佛法的核心價值。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說:諸布施中,法布施為最。

 

維摩居士在上開經文中說:「法佈施是以身作則,如法修行,做一切眾生的榜樣,這是真正的法布施」。自己如實修行,也幫助眾生轉迷為悟,就是法佈施。人身難得,正法難遇,何其有幸,透過仁波切的教導,我們得以調整粗、細色身,讓自己成為放鬆、柔軟、有彈性的法器,安住在本覺中,自在地與各種好與不好的情緒、煩惱及生起的一切顯相共舞,信心充滿,遠離憂懼。

 

將仁波切的法教傳播出去,讓愛的漣漪不斷擴散,就是最殊勝的法佈施,自利利他,福慧雙修,功德無量。

 

分享方法:將仁波切的法教透過下方「分享鈕」分享至粉絲團、部落格、line、wechat、電郵微博、推特,或經由簡訊等分享給親友。